最近这段时间总有小伙伴问小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下一句_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是什么,小编为此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有关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下一句_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的知识送给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话常见常用,可要解释清楚,还真得费点笔墨。
(资料图片)
2、这话出自《诗经·小雅》。
3、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
4、”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
5、景行,大道也。
6、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
7、”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8、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9、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
10、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
11、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12、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
13、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14、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1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
16、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7、’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18、”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
19、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