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区域联通,交通先行。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 4月18日,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贯彻二十大 联通长三角”长三角晚报(客户端)总编打卡江苏交通活动走进苏州,探访苏州如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再上新台阶。
上午10点,连接上海青浦与苏州吴江的鼋荡路上车来车往,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上还不时有电动车经过。元荡湖上,水光潋滟。一头是苏州市汾湖高新区,另一头是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一条鼋荡路如同针脚将两地紧密相连。
“看!这里就是苏沪省界,我们在省界地面上放了一块圆形标识,这里也经常有游客来拍照打卡。”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受益者,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代建公司副经理沈欢春感触颇深,“因为地跨两个省级行政区,过去想要把这短短几公里的‘断头路’修起来,困难太大了。”改变就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吴江、青浦两地交通部门共同研究打通这段省际“断头路”,两地统一标准、统一设计,采用“委托代建、统一建设、联合审批”的模式提高建设效率,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项目2019年年初开工建设,2020年11月9日正式通车。通车后,鼋荡路长4.5公里。从鼋荡湖西侧的吴江康力大道开车到湖东侧的青浦东航路,过去绕行需40分钟,如今仅需5分钟。
如今元荡湖两岸更是成为岸清河美、鸥鹭翔集的“网红打卡地”,苏沪居民们漫步在元荡桥上流连拍照,共览春日胜景,跨省出行如今就像普通串门一样方便。
同一时段,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黎里古镇游客集散中心,古色古香的公交站台上也已经人头攒动,他们当中不少人是从周边地区乘坐跨省公交前来黎里古镇的游客,跨省旅游日渐常态化。停车坪上,两辆“苏E”牌照的公交车中间,夹着一辆“浙F”牌照、来自浙江嘉善的公交车。
自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以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联动,统一跨省公交番号和车身样式,启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区域公交。“每天早晨七点钟和下午三点钟都是客流量的高峰时段,大批游客从上海青浦区东方绿舟站上车,下午又可以从这里搭乘跨省公交返回上海换乘地铁。”苏州市吴江区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欢介绍,截至目前,吴江境内已有16条跨省毗邻公交线路,实现省际主要通道公交运营全覆盖。互联互通公交线网总长度达到357公里,平均每月服务市民出行近14万人次。
当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有8条区域公交线路正式启用,其中5条线路在吴江境内始发,包括首条串联吴江黎里古镇和青浦区朱家角古镇的定制旅游专线(示范区7路)。这8条区域公交线路,累计发送客车15万班次,累计发送旅客220万人次,打通了一体化发展交通“筋脉”,满足了更大范围的居民旅游观光、通勤探亲和购物就医等出行需求。“从2021年5月开始,我们在跨省公交线路上率先完成了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支付。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推动三地信息的互联互通,深度推进‘交通一卡通’。”刘欢介绍。截至目前,江苏省已发行加载交通出行功能社保卡超两千万张,持此卡的江苏居民可在长三角全部设区市刷卡乘车。
与此同时,苏州南站建筑工地上则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苏州南站是由沪苏湖铁路、水乡旅游城际铁路、通苏嘉甬铁路、苏州地铁10号线以及公路、水路运输等多种交通模式共同组成的综合枢纽体系。从建筑外观上看,地下工程按照六边形整体设计,内部上下错落共四层结构。作为本条线路上首个“站城融合”的高铁枢纽,最下层为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和地铁10号线。苏州南站建成后,能够有效推动与毗邻地区城际网络的互联互通,大幅拉近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加快推动苏州与上海、南通、宁波间的“一小时交通圈”建设。
目前,苏州不断在抓项目、稳投资、增效能上持续发力,始终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建设要求加速推进工程建设,全力以赴加快沪苏湖铁路汾湖站、盛泽站及市政配套工程建设,争取实现年内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为 2024年如期建成通车创造条件。从“地缘相亲”、文化相融到无缝对接、“双向奔赴”,“轨道上的苏州”正在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按下“加速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