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悄然延续了500天。
自去年2月冲突爆发以来,俄乌在前线的态势一直处于僵持中。回溯过去500天,这场冲突的影响早已波及至全球金融市场和粮食安全等领域。
(资料图)
当下,俄乌双方依旧没有和谈迹象,而在诸多次生影响中,首先将迎来考验的是全球粮食市场。7月17日,是俄乌此前为确保全球粮食顺畅供给的《黑海谷物倡议》(又称“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的大限。
这一次,俄乌双方能否再续约?
联合国呼吁优先考虑粮食供给安全
随着该协议面临第三次到期的情况,俄罗斯方面已在近日不断放出风声,不会在到期后续签该协议。俄外交部7月4日表示,俄方认为没有理由继续延长黑海粮食出口协议,因此该协议将在两周后失效。俄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俄方正在采取所有措施,让协议覆盖的所有船只都能在7月17日协议有效期满前离开黑海。
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Farhan Haq)7月7日回应称,俄乌的粮食和化肥顺利出口对支持全球粮食安全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他重申全面持续实施2022年7月在伊斯坦布尔签署的协议的重要性,以帮助确保这些产品能够顺利、高效和大规模地进入全球市场。“这些协议展示了在面对我们时代巨大挑战时能够做些什么。这些协议共同推动了全球粮食价格的持续下降。”哈克说道,“秘书长古特雷斯和他的团队仍然充分致力于在已经取得的进展基础上再接再厉,并与广泛的利益攸关方保持接触。他呼吁各方优先考虑全球粮食安全。”
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6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6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22.3点,环比下降1.4%,比2022年3月历史高点(170)下降23.4%。
俄乌两国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的农业生产国,也是小麦、大麦、玉米、油菜籽、菜籽油、葵花籽和葵花籽油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在联合国和土耳其的推动下,去年7月22日,联合国、俄罗斯、土耳其和乌克兰在伊斯坦布尔达成《黑海谷物倡议》,目的是通过一条安全的海上人道主义走廊,恢复乌克兰的谷物、食品和化肥出口。同时,俄罗斯与联合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保障俄罗斯的粮食和化肥也能进入国际市场。两份文件为一揽子协议。
《黑海谷物倡议》在2022年11月被顺延120天,2023年3月和5月分别延长60天。联合国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调中心(JCC)的信息显示,截至7月8日,已有超过3280万吨的粮食通过协议从乌克兰的港口外运至世界多地。其中,约一半左右为玉米,达1684万吨,紧随其后的是小麦,约为900万吨。
乌克兰开始考虑替代方案
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会晤,讨论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事宜。同时,乌克兰方面也在研究制定替代措施,以便在该协议终止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出口农产品。
目前,据外媒报道,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小麦已经成熟,当地有关方面正在加紧收割。据美国农业部6月预测,乌克兰2023至2024年的小麦产量为1650万吨,同比下滑21%,出口将跌至1000万吨;玉米出口也会减少1040万吨。
专门研究全球粮食治理的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专任研究员张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四方中,土耳其在协议延续前就表示,将协调各方推动协议续签;联合国也表达了积极的立场;乌克兰更是希望通过粮食出口提振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协议存续的焦点就在俄罗斯。”
据新华社报道,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8日说,土耳其方面正尽力推动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埃尔多安7日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会晤来访的泽连斯基。会晤持续大约两个半小时,谈及黑海运粮协议、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俄乌局势等多项议题。
按照埃尔多安的说法,土方将努力推动延长协议,同时寻求将协议有效期延长至两年。
对于当前不愿续约的理由,俄方强调,协议中关于取消俄方粮食和化肥出口障碍的承诺从未得到落实,且粮食极少被运往需求最迫切的亚非拉国家。
俄副外长韦尔希宁曾指出,俄农产品出口正常化涵盖的内容包括银行付款、运输物流、保险、金融活动和陶里亚蒂-敖德萨管道运氨正常化。同时,俄方也表示,尽管美西方之前推出的一系列制裁并未直接涉及俄农业领域的出口,但在保险、物流等方面设置的障碍“劝退了”诸多粮食领域的贸易商。因此,能否使得俄农产品出口正常化,被俄视为是否续约《黑海谷物倡议》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恢复从乌克兰港口的氨的输送,也是俄罗斯的诉求之一。众所周知,氨是化肥生产中的一种关键成分,因此,氨能否正常供给,将左右化肥等后续农业生产的成本问题。JCC网站的信息还显示,去年7月协议生效至今,乌克兰的三个港口,即敖德萨港、切尔诺莫斯克港、尤日尼/皮夫登尼港口中一直没有包括氨在内的化肥产品的运出。
张帅认为,协议能否延期,关键在于各方能不能在未来数日寻找到解决方案。
在此前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明确和一贯的,推动危机政治解决,核心就是劝和促谈。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缓和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